安徽省合肥市是最早开始光伏扶贫的城市。
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3%。新产业增长较快,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秋粮产量44662万吨,增长2.3%。其中,夏粮产量14112万吨,增长3.3%。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349亿元,增长42.4%。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禽蛋产量2999万吨,比上年增长3.6%。
进口104492亿元,下降13.2%。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78933亿元,增长10.9%。2015年12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国企根据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划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实施监管、定责考核四个方面分类施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范必认为,但现在国有电网企业、油气企业又负有能源普遍服务职责,如满足弱势群体用能需求、为农业生产提供低价电低价油等,这些业务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超过15万家国有企业,即将迎来史上第一次对号入座。在2015年12月28日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明确指出,2016年要积极推进分类考核,充分发挥业绩考核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方面的促进作用。中国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我个人认为除了上市,目前可能还真没有什么好的渠道,上市是一个很好的混合制。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资深财经评论员马红漫也有同感,他认为行政之手应当减少对商业领域不必要的干预。
对106家央企而言,分类改革之后,考核将是他们最看重的指挥棒。包括国企领导的身份问题、进出问题、薪酬待遇,一定要走市场化,政和商分得干干净净清清楚楚。年终岁尾,国企分类改革大幕开启。以国家电网为例,除了拥有与供电等公共服务相关的子公司外,其下属还有许继电气、平高电气等一系列制造业企业,同时还有资产庞大的金融、房地产板块甚至是文化体育产业。
高永岗告诉记者,考核指标越具体、越个性化,不合理的因素可能会越多。通过主业确定分类,决策层早有行动。无论是商业类国有企业,抑或公益类国有企业,《意见》明确定调,他们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经营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分类触及利益调整如何分类一直是国企改革中备受关注的央企颇为关心的命题。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于海宁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意见》出台标志着国企改革正式进入实操阶段,商业类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会是国企改革方向,大集团、小公司模式受到青睐。在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能源行业,无论是电力行业中的两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还是油气行业中的三桶油,很多央企都很难被简单归入公益类或商业类。
此次《意见》的发布,也被视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出台后,在执行层面的一次细化。公益类国企 重点监管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需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限定主业范围,加强主业管理,重点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电网企业和油气企业将商业性业务与公益性业务混在一起,内部形成了交叉补贴,无论将他们归为商业类还是公益类都不够准确。取消地方性与行业性红头文件,尽早拆除在石化等领域设置的准入樊篱,以统一的竞争规则鼓励民营资本全面参与进来并凭借自身专长跑马圈地,与国有资本间形成良性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在赵剡水看来,分类改革启动后商业类国有企业一定要去行政化。业绩考核体系如何完善?张喜武提及的药方是抓紧建立对标考核长效机制、经济增加值分析监测体系、科技创新考核指标体系、特殊事项清单管理制度。能源作为商品,应当由市场对能源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能源企业应当划归商业类。
所以考核指标应该力求简单、力求简化、聚焦,关键点要统一到管资本的核心上来。此前国资委曾多次要求央企明晰主业,并在电力、铁路等多个行业力推央企主业、辅业分离,也曾多次督促央企退出房地产业。
《意见》释放的突出信号是在竞争领域,国有色彩将逐渐淡化。公益类国企 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考核中要引入社会评价。
国资委自2010年起对央企全面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用以整治央企当时普遍存在的投资冲动和不重视资本成本的顽疾。公益类国有企业在运营管理中要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必要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可以由政府调控。
商业类国有企业必须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考核商业类国企 制定差异化考核标准,其中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主要考核经营业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竞争力。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国资委如何将106家央企对号入座,直接触及利益调整,实施起来并非易事。分类施策情况改革商业类国企 加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入其他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参股。
范必认为,分类的前提要相应调整政府职能,将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从能源企业中剥离出来。国企功能界定分类被舆论视作此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起点,也被定义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组建国资经营公司和国资运营公司、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等多项改革的前置性措施。
有关方面在研究制定国有企业业绩考核、领导人员管理、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具体方案时,要根据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提出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政府与能源企业的关系应当是政府购买服务,而不是通过能源企业内部的交叉补贴完成。
某央企财务部门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考核结果直接关系着领导的前途,员工的钱途。资本的自然属性是逐利、保值增值,是赚钱。
张喜武在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上强调,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体系,力争中央企业2016年经济效益实现恢复性增长、第五任(编者注:从2004年起,每3年为一个考核任期,2016年起将进入第五任期)期实现平稳增长。二是企业运行方式有所不同。因此不要把考核指标偏离管资本的基本点。国有企业普遍兼具盈利性使命和公益性使命,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简单的参股往往以失败告终,我们都经历过。新一轮国企改革迎起点,竞争领域国有色彩将逐渐淡化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商业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主要有以下不同:一是发展目标有所不同。
公益类国企 加大国有资本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公益类国企 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还可以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
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公益类国有企业则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关于央企的业绩考核指标,国资委曾在2014年发布《关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加强中央企业价值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将经济增加值作为央企主要考核指标,并逐步提高其权重。